網站從學校搬到 ServerZoo 了,感謝學術網路這些年的幫忙…。
國中畢業以前,沒有認真用過腦袋,有遊戲玩就好,可以跟喜歡的人一起出去玩就好,不管別人怎麼想自己,也不想自己應該要成為什麼樣子。就算內向,沒有話題,也不會主動思考人跟人之間的互動,還是在自然而然中有機會取得人的互動,或許是人之間存在一種最單純的關懷吧,沒有多少利益的考量。
高中開始從成績裡面得到一絲成就,好像找到一些努力的動機,也找到一些自我存在的價值,原來我有擅長的事,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的成長了,但這時候開始接觸 PTT ,感覺很多價值觀都是從這邊建立起來的,那時候不像現在那麼混亂,而且類似 wiki 一樣,網路社群內隱藏著眾人的智慧,只是他逐漸被模糊,要用心篩選去挑出正面的資訊,從普遍的社會價值中選擇自己認同的。
大學讀資訊系是高中時決定後才轉考電子類,考上了比預期好一些的學校,又遇到了預料之外的好老師,開始對自己的專業精進,當專業成長以後才會發現自己以往學習的不足,但還是滿足於學習中獲得的成就,且發現自己優於他人的一些能力。也開始想別人是怎麼看待我的,我該如何與人互動,但當我這樣想以後,我覺得我更不會與人相處了。
研究所時,開始反省自己以往的方式,決定尋找自己除了能力以外的特質,忍受不做自己最擅長與喜歡的事,來尋找自己身上的其他可能,最後迷失了自己。
最後,試著回到原點,關閉自己,用空白的自己探索世界,再會了過去。
(你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)